2)第一百七十一章 往日光七彩_纵横秘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因为影视不仅仅是科技工业,也是美学与艺术,科技手段固然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然而美学与艺术却有明确的民族性格,因此影视艺术输入中国的历史,也是它逐步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影视能否在世界上拥有它应当具有的地位,关键在于中国影视是否生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宽厚的包容性,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异域文化、不断创造新文化的历史。吸收是为了创造,而不是取代我们固有的文化,所以如何吸收就成为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吸收必须以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为支点,寻求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通过异域文化激活本土文化,使之焕发出更为灿烂的生机。

  一九五八年的五月一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早期(一九五八到一九六六),“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一九六七到一九七六),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一九七七到一九九二),走进大市场(一九九三年至今)。

  现在在说一下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这也是杨毅豪之后重点发展的方向,二零零五年八月二十六日,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在这个晚上,一个叫做《超级女声》的节目落下了帷幕,一个普通的成都女孩以三百五十二万八千三百零八票的高票数,成为这场平民选秀的冠军,见证这一时刻的,是电视机前近四亿的观众,不久之后,这个叫做李宇春的女孩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亚洲英雄”,在中国电视诞生的四十七年后,娱乐节目走向了癫狂。

  一九九零年三月十四日,一档叫做《文艺天地》的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后来它改名叫做《综艺大观》,《综艺大观》是一个标本式的电视文艺晚会栏目,延续了春晚的主要风格,可以看作是日常版、微缩版的《春节联欢晚会》。

  《综艺大观》同《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开播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收视率在全国综艺节目中长期稳居第一,平均收视率百分之十八,平均每期收视人数达两亿,紧接着《东西南北中》、《曲苑杂坛》等衍生栏目相继出现,并且均得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春节联欢晚会》与《综艺大观》等晚会节目的成功,得益于文艺演出与电视媒体的结合,在文化事业发展尚显欠缺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民众进剧场观看文艺演出的机会很少,而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则相对较高,广大电视观众处于一种文化饥渴的状态,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将最优秀的文艺演出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