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3章 准备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煌武四年的秋收没有让杨峥失望。

  关中平收,但南阳、河东、汉中、陇右等地大丰收。

  尤其是河东,不愧是天下的粮仓,一个郡就相当于整个凉州的产量。

  百姓手中有了粮食,为了搬进大兴城,主动上缴粮食。

  先到者可以挑选好的地段,好的房子。

  人人都会为自家打算,希望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

  关中的各大粮草纷纷爆仓,杨峥又在上党、弘农、南阳设立府库,储备战略物资。

  “统一天下之战也要走上日程了。”朝会上,杨峥直接提出来。

  有了售卖大兴宅邸的收入,钱粮逐渐充足,即便不足,杨峥也会发行国债。

  这一次没有人再反对了。

  府库充实让所有人都有了底气。

  “中军扩充至二十万,有五字营的补充,府兵规模不需再扩充,兵部抓紧训练之事,明年秋收完结之日,便是大秦东出之日。”

  “遵旨!”

  统一天下不只是杨峥的夙愿,也是大秦上下所有人一致的愿望。

  朝会之后,整个国家便被动员起来。

  新一轮的征兵令送往各地,让无数热血男儿翘首以待。

  西平、陇西、武威等杨峥的崛起之地,百姓尤为主动。

  父母送别儿子,妻子送别丈夫,弟弟送别兄长……

  很多人都自备战马兵器。

  农夫们将家中余粮主动上缴官府。

  这时代的百姓异常朴实,谁对他们好,他们往往以命回报。

  曹操征张鲁时,杜畿从河东调发五千名民夫运粮,民夫在路上自相劝勉:“人固有一死,不可辜负杜府君!”

  千里运粮、艰苦跋涉,五千名民夫没有一人逃亡。

  这些民夫都是自耕农,杜畿让他们吃饱饭,过上了好日子,他们甘愿效死也不想辜负杜畿。

  这些年杨峥的宣义掾宣义郎深入民间,让百姓对大秦的归属感更强。

  一个简单的道理,大秦强大,他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

  这些年已经应验了。

  官府清廉有为,士卒不侵害百姓,士族豪强前所未有的低调,就连招收下人也都规规矩矩,没有随意打骂,按月给工钱。

  均田制将百姓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府兵制则将士卒与国家捆绑在一起。

  如果不满足现状,可以通过战功实现阶层跃升。

  其实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上面对百姓稍微好一点,下面的人便以死相报。

  完全的公平公正不可能实现,有些人出身就起点高一些,这种现状无法改变。

  杨峥至少实现了相对的公平公正。

  出身低没关系,若是有本事,同样可以达到很高的高度。

  羌人中名声最响的杨千刀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一介牧奴成为偏将军,家中田宅相连,娇妻美妾,子孙满堂,虽然因伤退役了,还是无数后辈的目标。

  还有匈奴、鲜卑等等。

  别看这些人以前顽固不化。

  入秦之后过上安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