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章 百年会谈 六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说不成了,但商人想要说了算,还是不成。错非是李二爷这样手握军权的商家,虽说身在官商这个体系之中。而且还是其中的执牛耳者,但盛宣怀对于官商。亦或是朝廷控制下的商场,并没有多大的归属感。

  他也是有大志的人,轮船招商局开宇内先河,其中的艰难只有盛宣怀最清楚,若不是实在没得选了,他也没有总办轮船招商局的机会。

  如今他最大的靠山李中堂日暮西山,新选的靠山张之洞非是佳木,局势对他盛宣怀而言,也到了抉择的时候了。

  来微山之前,盛宣怀就有意投靠桂顺,奈何桂顺不接纳他,这两天的时间,听了李二神将的一些说法之后,盛宣怀也明白了人家不接受他的原因,成也官商败也官商,如今官商这个帽子才是阻碍他盛宣怀再进一步的绊脚石。

  朝廷如何这话,最不该由他提出来,而是应该张弼士来提的,但张弼士对于其他三人而言,也不算是正经的自己人,他的根本在南洋,他现在也被称呼为南洋大商,朝廷于张弼士而言那时可有可无的,但对他盛宣怀跟孟洛川,尤其是孟洛川,大清朝廷的存在还是必要的。

  张弼士提朝廷分量不够,孟洛川不会提及朝廷,李二爷的眼中没有朝廷,为了给自己谋划后路,盛宣怀一不做二不休,正式提出了朝廷与商界的关系。

  盛宣怀开口再次转换了话题,这话头在李大成看来,应该是张弼士说出来才对的,盛宣怀说了自然最好,但这也意味着盛宣怀要撇开他的官商帽子,跟自己合作了。

  与盛宣怀合作,李大成这边是没有计划的,在李大成的眼里,四面八方全是敌人,他区分敌友的原则也简单,在一起做事的就是自家人,除此之外全是敌人。

  对盛宣怀,李大成只有针对的计划,没有合作的计划,因为这盛宣怀跟官场的牵羁太深了,李大成没想到已经过了五十岁的盛宣怀能有如此魄力,或许这也是张弼士刚刚说的制糖业市场,刺激了盛宣怀吧?

  “这话我不好说,孟四爷以为盛大人的提问该怎么回答呢?”

  盛宣怀的突兀一问,李大成并没有直接回答,朝廷如何,对他而言不算问题,朝廷该咋样就咋样,就是朝廷的人都死绝了管他屁事儿?

  这清廷对张弼士而言也是如此,人家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与洋人交情匪浅的张弼士,也是大清朝廷对付不了的人呐!

  至于这个问题对盛宣怀,也只是个投名状而已,若盛宣怀等人眼中真的将大清朝廷视作了生身父母,也就不会有东南互保的出现了,官商的帽子决定了盛宣怀的行事法则,只要于买卖有利,什么朝廷不朝廷的对盛宣怀而言无所谓。

  这也是李大成对盛宣怀采取敌对态度的原因,官商这一体系。大多做的是与洋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