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百八十四章 见道德仙宗【二】_游方道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净境者,有两类。

  第一类,是如秦先羽般天生清净境。第二类,乃是道学领悟高妙,心中平和淡然到了极点,久而久之,心性清明,淡然而净,便与天生清净境的人物无异了。

  眼前这位,原是道德仙宗一位弟子,修为不高,然而深研道学,悟得其中至深至妙之意,无论善恶之念,喜怒之恶,也只能泛起一丝涟漪,最终归于平静。

  怀有这种心境,便是清净境。

  当他发觉自身已然修成清净境的时候,欢喜了几个时辰,便又归于平静。

  这是心性领悟,与道行高低无关。

  秦先羽觉得此人修为或许还不如自身,但他的心性,却要远比自身这天生清净境更为平和。

  “贫道还要修行,失礼了。”

  那人微微一笑,伸手作个请的手势,已是下了逐客令。

  少年撇了撇嘴,然后拉着秦先羽离开。

  “他是三代弟子,原本是颇为好玩的一个人,和我聊得来,谈得来。我们曾经一起去后山洗澡,掏过鸟蛋,不过后来被人骂了一顿,说是鸟蛋之中也是生灵,所以就不干这事了。”

  少年摊了摊手,说道:“后来我睡了一觉醒来,这厮就不再好玩了。”

  秦先羽问道:“为什么?”

  少年说道:“因为他修成了清净境,性子不复当年。”

  边讲边行。

  前方又有一人,他从对面走来。

  眼神淡漠,如水晶一般。神色冷淡。全无人气。唯有一身道意。

  擦肩而过,神色未变,他眼中似乎全无秦先羽二人,或者说,这两人与地上的石块并无不同。

  又是一个清净心?

  秦先羽倒吸口气。

  清净之心者,赤子之心者,或清净境者,俱是极为罕见的人物。千万人中未能寻得一个。或许幽州大地广袤,人口亿万,能够有许多这类人物,但心性难以判定,并非根骨一般能够测得出来。

  古往今来,并不缺乏心性绝伦者,绝佳根骨者,但大多未能得遇仙缘,导致埋没天资,碌碌一生。寿尽之后,只留一具枯骨。化作尘土。

  但道德仙宗竟能搜罗出这许多心性脱俗的人物?

  “天生清净境者,清净之心者,诸如此类,我道德仙宗并不缺乏,但本门真正看重的,还是他们的成就。”

  少年说道:“能够进入这里的,并不一定都是清净心,清净境,但他们必然都有所成就。”

  秦先羽听出了许多不同的含义。

  道德仙宗,并不缺乏清净心,清净境之人,或者此地之外,便有一些这类弟子。而在这里的弟子,必然是有所成就的。

  秦先羽沉吟道:“比如这位?”

  “他也本是门中一个寻常弟子,修为极快,后来有所感悟,也如之前那厮一样,感悟道学,心性变化,温善平和。”少年说道:“再到后来,他修成了道剑,凭借这种淡然心性,熬过了道剑的诸般考验。”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