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4 无知是福_贞观三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皇帝吃饱了撑的,说是只要十六岁以下的青少年,不管是不是贵族,都可以在曲江文会上唱诗。

  于是贞观四十九年的曲江文会结束之后,人们都说,这是皇帝老子要让百姓都有书读,不然怎么会搞这样一个噱头?

  之后帝国的重要城市,都是参照《汉皇曲江文会诏》来推行义务教育的年龄限制,至于义务教育普及办法,则是参照了“地上魔都”武汉。

  现成之法,拿来用用又何妨。

  王角掐指一算,这贞观四十九年跟贞观三百年,差了二百五十年还有富余,然后两百多年后的杀龙港乃至整个北苍省,才堪堪在制度上追上两百年前的长安?

  “这尼玛就算给南海地区一个全国统考的资格,那也是被吊起来的结果啊。”

  深入地想一想,王角就觉得新来的沙专员,那是真牛逼,也真有种。

  这位大佬打破的,可是两百年多的格局,搞不好还是默许的一种格局。

  反正换成王角自己,他觉得自己要是处在这个位置上,搞不好今天说要推行,明天就死在了街头。

  “不是猛龙不过江啊。”

  够猛!

  不愧是祖上攻破大马士革的!

  “我还是老老实实先考试吧,别想有的没的。”

  参加学力测试,一路过关斩将,先整个九年级满分水平,然后明年就能参加统考,顺利的话,说不定还能拿到大学入学推荐信。

  特殊地区的优秀人才,想要进一步接受教育,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只能如此。

  和中央核心区不同,边疆区、制度混合区,都是这样的办法,几乎就是锁死了底层在受教育层面翻身的可能性。

  边疆区的底层,最有可能翻身的方法,不是刀口舔血,就是枪口跳舞。

  而他们翻身之后的每一个银元,最终又都会换成中央核心区的一张张纸钞。

  没办法,他们一旦成家立业,都想把孩子送回社会教育更发达、环境治安更安全的中央地区。

  在外指望靠暴力扬名立万,贞观三百年以来,一个成功案例都没有。

  最牛逼的,也不过是跑到国外番邦做土王,然后儿子辈又开始舔大唐帝国……

  中央核心区随便哪一所大学毕业的学生,扔到边疆区,都是人才,绝非是眼高手低的废柴,而是真人才。

  唯有再进一步跃迁,超过大学求学那些年的知识范围之后,这些人在边疆区,才会又变成一只只肥肥胖胖的高端米虫。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顶尖人才想要有所成就,除了回归中央,别无他法。

  想要在外一手搭建全套的科研环境,王角真心觉得还不如抹脖子赌一把投个好胎,或者穿越个家里有矿的……

  原本因为处于杀龙港的最底部阶层,王角对帝国上层的结构,那是真的两眼一抹黑,很多部门怎么来的,有什么功能职能,他都是一无所知。

  然而当通过杀龙港的各路猛龙,对帝国上层建筑重新了解之后,他觉得这他娘的还不如一无所知呢。

  两眼一抹黑……其实也挺幸福的。

  “唉……”

  拿起铅笔,在白纸上开始写第二十八篇作文的王角,长长地叹了口气。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