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章_173_快穿之渡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扶贫办与村里商量的,另一个扶贫计划就是大面积种植果树。他们会派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过来这里,对村民们进行指导,以及后续的扶持,力求把阳安村打造成一个风景优美,经济也能富裕的,新型旅游乡村。

  安宁对这样的计划没什么意见,就是对村干部提了提素质教育,以及未来面对游客等人的一些事情。

  比如,以后要是人多了,垃圾怎么办?应该怎么处理等等这些问题。

  村干部一听,赶紧开会讨论,现在他们对安家的这个大闺女的话,那真是一百个信服。

  人家读书读出来就是不一样,想的都在他们前头,他们真是要跟着好好学习学习——主要是扶贫办的人给他们看了具体的扶贫计划,里面的第一项就是:对他们村里房屋的改造。

  因此,村里的干部才会觉得,安宁眼光长远,她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需要认真听取。

  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他们虽然年纪一大把,但是想法有时候还真是比不上年轻人。

  不服不行啊!

  同时,他们也有点心塞:自己家的孩子,咋脑子就没有这么聪明呢?

  唉……真是,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啊!╮(︶﹏︶)╭

  而随着阳安村的改变,安宁的生活却恢复了平常,顺利地度过了初一,放了寒假。

  假期倒没啥,就是跟随村干部一起搞种植,现在安家的地都是安宁一个人在打理。

  果树并不是种在农田上,而是在各家的山上。

  前头说了,村里大部分人都迁走了,如今剩下的村民不多,仅两百多人,二十户左右。

  为啥只有二十户呢?按照一家六口祖孙三代来说,都不止这么点儿啊?

  事实上,就是只有这么多。

  前头说了,留在这儿的,都是家里实在穷的,没办法,才没有走。

  那为何会穷到这种程度呢?

  安家是因为安贵是孤儿,父母早逝,他很小就开始一个人生活,在村里一直是靠着吃百家饭长大的。

  所以,他家穷,那是真的没办法。

  别人家呢,要么就是家里老人生病拖累了,要么就是孩子多,这样一来自然也就穷了。

  孩子多,在种花国一直都是好事儿。可真正抚养起来,那才知道是啥滋味儿。

  总之,村里留下的这些村民里头,大多数家里都有三五个孩子,多的甚至是七八个,所以说,二十户的人家才会统计出来,两百多人。

  不是平均一家六口,而是平均下来十一口人。

  安宁对此是毫不意外,她对扶贫办的人说的那些话也不都是假话,确实是因为村里出外打工的,那些年轻人回来说起这个,她才想起来的。

  当然,更多的其实,是因为她本身就经历过相似的世界。

  有句话说的其实很真实:越是穷就越是要生!

  这在农村里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并不全都是因为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