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1章 穷啊,真的穷啊!(求订阅)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手工业品,全部来自东南......

  没有了微小的手工业提供“货币”收入,北方的经济自然一片凋敝!

  另外,三年攻战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土地荒芜、盗匪横行、城池破坏,还有水利设施缺乏维护,漕运系统大规模瘫痪,都在预料之中。

  总之,现在北方的情况就能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穷!

  都快穷死了!

  “朝廷也穷啊!”郑芝龙也开始哭穷了,老郑的脸孔耷拉着,一副马上就要破产的模样儿,“几十万大军还没有回来,军费开支大得惊人,北方的几个藩镇还要花钱移动或设置,眼看着还要出兵草原,北京城和天津城都要花费巨资修缮,天寿山皇陵也要修......对了,还有黄河、运河、大清河、永定河、卫河都要修,不修好了不能通航,时不时还要发大水。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几亿银子砸进去都不够啊!如果朝廷还要还都北京,那,那......这个户部尚书我可干不下去了!”

  大富郑芝龙哭完穷,就轮到大明最富朱慈烺来哭穷了!

  朱皇帝也是一脸的不开心——那么穷,怎么开心得起来?

  他先叹了口气,然后才道:“还都是还不起的......要还都就得恢复大运河,要恢复运河就得糟蹋淮河,咱们在黄淮运大工上花了那么多钱,好不容易把淮河两岸变成了粮仓稻海,难道要再恢复成原来那样两三年一场大水的样子?现在江南省都不种粮食了,到处都是棉田和桑树,米面都靠两淮和两湖供应。如果两淮毁了,靠一个两湖怎么供应得上?没有米粮供应,江南这棵摇钱树也就没了,到时候朝廷怎么活?北方的几十万将士吃什么?西边的流寇又拿什么去剿?”

  在黄河南流之前,是没有保运还是保淮的难题的,因为黄河泥沙再怎么也不会流入淮河。但是在黄河南流之后,就存在让黄河夺淮还是新开河道入海两个难题了。

  如果选择黄河夺淮,那么黄河泥沙就会在淮河下游淤积,这样淮河水就不能顺利排入大海,遇到雨水稍多的时候,泛滥成灾就是必然的事情——淮河的水量多大啊!要没入海口能不泛滥?

  如果选择新开黄河入海之道,那么黄河下游和运河就会形成交叉,而黄河下游水流平缓,泥沙淤积速度很快,如果和运河相交,那么没几年就会把交叉地段的河床抬得很高,运河就断了。这也是个无解的难题,甚至没有办法用新挖运河河道的办法解决,因为不断抬高的黄河河床就是一堵高墙,拦在大运河面前,依靠17世纪的工程能力,根本无法逾越!

  所以运河、淮河就是二选一!

  而大明首都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口的供应又是必须保证,不能出一点问题的!

  所以不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