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忠奸难辨啊!(推荐票纷纷来)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心却一直吊在那里。他和陈杰、林增志三人都是和朱慈烺关系密切的讲官。而且从一开始就是东宫“谋权集团”的核心。太子爷能不能安然脱险,和他的关系实在是太大了!

  曹友义道:“总镇,杨巡标一去,你的人还够用吗?”

  “抚台,三角湖那边地形复杂,水网密布,不利于流贼的骑兵发挥。”曹友义是个矮胖的武夫,留着五缕长髯,看上去非常庄严,现在眉头拧成了一团,似乎心事重重。

  “总镇,你在担心什么?”冯元飏道,“天津卫城坚固,又有卫河、潞河、三角湖遮护,不是那么容易被流贼占据的。咱们只要把圣上安全迎入天津,就能万无一失了。”

  “就怕人心有变啊!”曹友义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京师陷落,天子出奔,整个北直眼看就是李自成的天下了……抚台觉得天津三卫之中,还有多少人能和咱们同心?”

  天津在明朝时称天津卫,不是一个卫,而是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一共三个卫。所以也称天津三卫,根据明初时候的编制,三卫之下应该有16800户军户,占有的耕地良田将近100万亩。

  传到明末,卫所的普通军户已经和寻常贫农佃户无异了。但是天津三卫的世袭军官家族大多传承延续了下来,都演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天津三卫的近百万亩土地大多成了他们的私产。而天津镇守总兵以下的各级军官,也大多出自这些世袭军官家族。

  也就是说,如今天津镇的军官,大多都是天津卫当地的地主!他们的产业在天津,家族在天津,不是说抛下就能抛下的。

  而且去了江南就有更好的前途了?怕也难说吧?

  如果有个机会让他们可以继续为新朝服务,保住现有的产业,甚至再更上一层楼。天津镇的军官会这么选择,不是明摆着吗?

  大同、宣府、居庸、昌平等地一连串的望风而降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冯元飏眉头微皱,低声问:“曹总镇,你的部下还靠得住吧?”

  曹友义点点头道:“抚台放心,各局各司都在下官的子侄兄弟手中,总不会有负皇恩的。”

  “那就好……天津城内有原兵备他们看着,一二日内当无大碍。”冯元飏又道,“只要能把圣上迎来就不怕了,圣上应该不是孤身而来的,会有数千京营精锐护驾。另外,天津卫水师和经理海运、领宁远饷务的沈廷扬麾下还有不少战士。”

  天津卫水师最早在天津,但是后来移驻登州,由登莱海巡道主管,所部的兵将也都在登莱招募。而登莱一带目前还在明军控制下,所以天津水师还算比较可靠。而且登莱海巡道兼管天津水师的苏观生是个狠人,国子监生入仕。在担任县令时曾遭人诬陷,当时宣称自己“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