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0章 大明的忠藩忠臣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治理结构保证了大明中央的权威,但同时也降低了地方军政的效率。

  在南京周围一两千里距离内,效率降低的幅度还不大——600里加急三四天能到,那么中央两府(内阁府、大元帅府)就能及时加以处置。

  但是超出这个距离,管辖起来就有点吃力了!

  譬如广东、广西、贵州这三个省,就在“2000里加急圈”外。好在广东、广西现在不是战区,问题也不大——不过大明对两广地方的控制,依旧要弱于处于核心的“两湖四江”。

  贵州地盘上拥有大量的土司,归属巡抚直辖的土地很少,田土总数(由贵州巡抚控制)只有几十万亩。说是巡抚,实际上就是个知州。

  而川黔总督下面,还管着两个权限很大的节度使司——川东节度使司和川西节度使司。

  至于距离更远的陕西,朱皇帝干脆全权委托给了平西、朔方两大藩镇自治。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辽东了——辽东虽然不在“2000里加急圈”外,但是却要渡海,所以和南京之间的通信往来也不是太方便。

  不过辽东省现在只有一个金州府,还是个新设立的“屯田府”,管理起来比较容易。

  而且现在驻扎辽东的军队都是中央直辖的模范军,还是轮番驻辽的,比较容易指挥,也就没有必要设立辽东藩镇了。

  占城和金瓯这两块地盘,距离南京都过了6000里了,而且还有大段的海路,通信受到季风影响。不设立统管军政、民政,拥有很高的军事和财政权限的藩镇,实在是很难治理的。

  而藩镇,其实也不等于对抗中央的割据政权——节度使和巡抚、总督、提督、总兵一样,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至于能不能撤换,关键不是在名号,而是要看是否拥有可以对抗朝廷的私兵!

  如果文臣巡抚拥有了可以对抗朝廷的私兵,一样是个割据藩镇!

  所以在目前大明朝廷所设立的藩镇中,其实也有割据藩镇和忠顺藩镇之分的。

  其中平西军、朔方军、东宁军、静海军都是割据藩镇,拥有对抗朝廷的军事实力。不过其中的东宁军只有强大的水军,没有可以对抗模范军的陆军,因此只是理论上可以对抗一下大明朝廷。

  淮北军、徐海军、金瓯军(金瓯营田使司)、川东军、川西军都是忠顺藩镇,根本不具有抵抗朝廷的能力。

  而在藩镇之外,还有土司和藩国两种地方自治(也可以看成割据)形式。

  其中土司主要集中在大明西南和西北——土司不仅存在于大明朝廷之下,也可以存在于藩镇之下。平西藩下的330千户,就被大明朝廷归类成了“土司”。

  而藩国,则是拥有国号的大号土司——并不是拥有国号的藩镇,因为藩镇之主并不一定世袭,而土司之主必是世袭的。

  也就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