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 闯王变坏了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襄京府的田全都分给大顺军的有功将士?怎么可以这样?”

  “那,那,那租子还能不能免?”

  “还免租子?你想得美......大顺军的将爷不一刀斩了你?”

  “不交租子要杀头?前朝时候也没那么凶啊......”

  “唉,总是百姓苦啊!”

  “好日子到头了......”

  “可我家自己也有几亩田啊!难道也要拿去分给大顺军的兵爷?”

  “读皇榜的官爷怎么说的?无论过去是官田、军田、私田、隐田,现在一律归永昌皇爷所有,禁止买卖,都要用来犒赏将士!”

  大顺朝的分田分地和隔壁大明朝还是有所不同的。大明朝的朱太子看得很远,他知道大明,至少大明东南这块儿已经站在资本主义门槛上了。而限制大明东南跨过这个门槛的,就是农业市场化被附属于科举的寄进投献制所阻挡——这个年头计划经济什么的想都别想,要想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只有市场化一条路!而农业的市场化,当然需要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还需要生产资料,也就是土地流通必须市场化!

  明朝那种靠科举考试进行土地流转的制度,是根本不可能有力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土地不是集中于善于经营土地的农户手中,而是被做八股文章的高手们拿去了。

  因此朱慈烺“土改”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将土地变成可以流通的私人财产(通过摧毁寄进制和逐步分配给克难将士的方式)。而李自成版的“土改”,则是封建土地兵役的路线。土地国有,然后分配给大顺的军事贵族,以换取兵役。

  对大顺治下的农夫而言,这在土地改革,可真是将他们置于世世代代都难以翻身的境地了!

  “啊!那可怎么办......”

  “永昌皇爷怎么也变坏了?”

  “说好的三年免征......”

  “不行,咱们得去找永昌皇爷评理!”

  “皇爷不在襄京,现在襄京这里是亳侯说了算。”

  “那就去找亳侯!”

  “对,咱们去皇城(襄王府)击鼓鸣冤!”

  “去击鼓鸣冤......”

  不少已经卖出米菜的农夫也顾不上回家,全都涌向了襄京皇城,去向亳侯李过和襄京府尹顾君恩击鼓鸣冤了。

  不过当他们来到原来的大明襄王府正门外的时候,却发现这里没有鼓可以给他们敲,只有大队白帽蓝衣,持着刀矛弓箭的大顺老营兵气势汹汹的守在那里!

  一个操着陕西口音的大顺将爷看见又有农民跑来敲鼓了,就一边挥手一边嚷嚷着撵人了。

  “走吧,走吧......都走吧,额们这里没鼓可以敲,也别鸣什么冤枉了,都他娘的是命!要再不走,额们手里的刀矛可就不可气了!”

  啥?连个讲理的地方都没了?

  农人们看着杀气腾腾的老营兵,看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