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7章 罗马在干什么?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穿,起早贪黑搞生产,为上帝和自己多赚钱的教!简直是为工业化量身定做的教派!

  而且英国又拿到了“罗马盟友”和“中立国”的身份,可以进入罗马大市场,还可以从事自由贸易——这样的优惠当然不是无代价的,英国必须每年向罗马帝国交钱。但是相比那点保护费,英格兰共和国的收益还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英国的工业化比大明帝国起步跟早一些,虽然在规模上没有办法和后者相比,但是发展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命运也比历史上要好,因为这个时空没有发生惨烈的法荷大战,尼德兰低地的大片土地也没有被海水淹没。而且由于早早的就投靠了路易十四,使得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商品可以在罗马帝国境内畅销无阻,待遇比英国商品更为优厚。

  当然了,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本土的资源比不上英国,没有多少煤炭和铁矿。所以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工业化从开始的时候,就有较强的溢出效应。而资源丰富的罗马帝国的莱茵兰行省和阿尔萨斯-洛林-卢森堡行省(这个行省最初是法兰西行省的一部分),因为吸收了大量的尼德兰资本和技术,在18世纪下半叶,也跨入了工业化的门槛。

  在莱茵兰行省和阿尔萨斯-洛林-卢森堡行省跨过工业化门槛的同时,中欧的波希米亚王国也在奥地利和威尼斯资本的推动下,开启了工业化的步伐。

  但是在罗马帝国最核心的部分——法兰西行省、意大利行省和西班牙行省,直到18世纪末,仍然没有多少工业化的苗头。

  实际上,法兰西和意大利的制造业在整个18世纪都处于持续的衰退当中!到18世纪末的时候,法兰西、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三个罗马西帝国的大行省的工业品市场,几乎都被尼德兰、英格兰、莱茵兰和阿尔萨斯-洛林-卢森堡等地的产品占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罗马西帝国所采取的以市场换统一的政策,以及法兰西、意大利、西班牙三地在前工业革命时代就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上。

  此外,罗马西帝国又花了太多的金钱和精力在战争上......在18世纪,罗马西帝国一共对奥斯曼帝国和摩洛哥苏丹国发动了六次战争,虽然成功的夺取了整个北非,但也因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而在夺取北非的同时,亲政之后的路易二世对罗马东帝国不在自己的统治之下感到非常不满。于是在1756年—1768年之间,对以腓力一世为首的罗马东帝国发动了战争,史称“十二年战争”。

  这场十二年战争名为罗马内战,实际上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欧洲战争!

  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包括奥地利大公国和英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