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1章 一考订终身 四(哭求月票)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陆续赶到了。在监考的宫女和女官的引导下,进入了六间宽敞明亮的课堂。

  丁扒皮的女儿丁玉英也已经坐在课堂内了,面前是一张半旧不新的案几,屁股底下是一张掉了不少漆的圆登。

  在案几一脚贴了一张纸,上面有丁玉英的考证编号——用红色的阿拉伯数字写得355号!

  这是根据初试的考分排名所编的号,原本的计划中,初试只取300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有加了60人。所以最大的编号就是360,而355这个倒数着排第六的号,也说明的丁玉英在初试中的成绩有多差......哦,其实也不差了,整个荆州府有200多个上过新式学堂的女孩子应考,她排名第一!

  而且她的儒学和算学都考得挺好,因为法语太差,才把分数拉下去的......现在她的法语已经补上来了,所以信心也有了。

  想到这里,她就身边一个装了半桶清水的小桶当中舀起了一点清水,开始磨墨,同时开始抬头去看被高高挂起的考题。为了保密,所以没有印好的考卷。朱慈炋和潘宇晨二人在今天早上,才从朱皇帝那里拿到儒学和算学的考题,然后由朱慈炋执笔,将考题抄在大张的宣纸上(当然是些大字),然后再将宣纸挂在课堂内的写字板前。由考生自行抄录,如果看不清,可以上到前面去抄。

  考试的文具都是考试自备的,有毛笔、铅笔(用来绘图)、鹅毛笔(用来书写法语)、各种尺规、墨和砚台。所有的考试用纸,包括用来打底稿和抄题目的笔记本,都是统一发放的。

  丁玉英扫了一眼儒学试的题目,有容易的,也有难的......不过她都能做,得个高分应该不难。至于算学也没问题,荆州府的新学用的算学课本和老山中学的课本一样,她学得很不错——这两门考得是记忆和逻辑思维以及苛刻,丁玉英都是具备的。

  对她而言,真正决定成绩高下的是法语和武艺......

  在丁玉英认真审题的时候,坐在她背后,编号360号的学渣妹阿海却有点迷茫——她背得出《儒经》,也会做加减乘除,但是《子论格物篇》相关的那些道理,她就不懂了,比加减乘除更难更深的数学题,她也做不了。

  不过她也不是很在乎考试成绩......能不能进女大也无所谓,甚至不在乎侧妃的名分,只要能继续陪朱和壕睡就满足了。

  被太子朱和幸嫌弃的大热门,八面观音吴阿环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答题了。

  徐尔霖已经为她准备好“通关方案”了,阿环的儒学、算学和格物学都还过得去,100分是拿不到的,但80—90分之间还是有的。在徐尔霖的努力下,她的法语进步很快,考分不会低哪儿去。至于武艺肯定是满分了——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