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6章 争的是为国立功!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的风水先生在洪兴元年的时候找到的风水宝地,说是最多可以再保大明300年(不包括洪兴元年)国祚。

  在吴三桂的坟墓完工前,吴三桂的棺椁会停在武汉的武圣庙——这个武圣庙不是供关二爷的,而是供儒家武圣人的。吴三桂虽然不是战死的,但他的去世还是和为国征战有关,所以也有封圣的资格,以后就是儒家的小圣人了,排位得摆在武圣庙里面享受香火。

  当然还要为吴三桂举行隆重的丧礼!在武汉的高官勋贵一个都跑不了,都得随份子!

  朱慈烺自己也得随一份,怎么都得随个十万两银子!

  另外,主持吴三桂丧礼的肯定是衍圣公孔胤正,得让他好好给吴三桂操办一下,也别按照国公的规格,再提一级,就按照郡王的规格大办。想必老吴泉下有知,也会非常高兴的。

  还有就是谥号了!

  “吴三桂的谥号怎么定?”朱慈烺问,“第一个字肯定是武,现在就定第二个字吧,诸卿都说说。”

  “陛下,臣觉得吴三桂是先取得大胜,为朝廷开了入川的门户,而后病亡,可称得上一个宁。”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军师封思忠,这个武宁是明朝武将谥号中排第一的,在明朝的历史上只有中山郡王徐达得了武宁的谥号。

  “武宁不合适,”朱慈烺却否了封思忠的提议,“三桂虽然劳苦功高,但是在吴家一门中并不能排到第一。”

  封思忠明白朱皇帝说的吴家第一功臣是吴三辅——吴三桂到底是个三臣,而且他的功劳的确不能和吴三辅比。所以吴武宁只能是吴三辅......

  “武毅也不合适,已经有一个吴武毅(吴襄)了,”封思忠又道,“就只剩下武敏或武惠了。”

  “就用武敏吧!”朱慈烺说,“敏者,疾也!三桂用兵快捷,无论进退,速度都是快,不想略阳一役动作慢了,就病亡在军前了......”

  朱皇帝开了金口,以后吴三桂就是吴武敏了,武敏也是美谥啊!

  “再议一下入川的事情吧!”朱慈烺说,“大元帅府怎么看?现在是诈取忠州、石柱的机会吗?”

  “陛下,”封思忠说,“臣以为诈取忠州、石柱是可行的。不过单靠云贵川总督司下辖的兵力,还是不足以取全川的。毕竟流寇的北都就在重庆府,那里驻扎重兵,而且还将重庆修成了铜墙铁壁。

  取忠州、石柱最多就是将流寇军的注意力从北线吸引到东线,为北线的奇袭成功创造条件。”

  北线的奇袭一直在准备当中,具体方案是通过松潘卫攻入四川盆地。一个师的近卫军已经上了高原,正在适应高原气候,同时等待天气转暖。

  朱慈烺又看了看马士英,“马卿,你是两任云贵川总督的老臣,你怎么看?”

  马士英笑道:“如果夔州府易手,流寇一定会汇集重兵于重庆。但是也不至于将成都的兵力抽调一空,走松潘高原南下的风险还是不小的。如果想要确保奇袭成功,还得再出一路兵,从贵州出兵打曲靖,威胁流寇的云南老巢。”

  “云贵川总督司下的兵力够用?”朱慈烺问。

  云贵川总督司下的兵力较少,只有云南军、四川军、贵州军等三个军,其中云南军是以沐国公府的人为骨干,招募云南跑出来的各种牛鬼蛇神组成的。四川军就是西川镇的军队,是云贵川总督司下的主力。贵州军就是贵州当地的军户豪强和土司豪强凑出来的军队。

  三个军相加,总兵力只有七八万人。而且战斗力较弱,面对大顺军只能取守势。

  “不够,”军师封思忠道,“云贵川三军最多只有八万人,能拿下忠州、石柱、涪州已经不容易了,再想同时打云南是不够的。不过云南之战一时也打不起来,还有时间向贵州调兵,有两个新军师进去应该可以对曲靖构成威胁!”

  朱慈烺笑着点点头,笑道:“那就由大元帅府和兵部制定方略吧!”

  他没有再征求马士英的意见,现在大明的军务不必让内阁的文臣过问,自有大元帅府和兵部、海军部的专业军官制度方案。之所以请马士英过来,只不过是因为正沿荆门山向西流窜的“义军”当中有刑部的卧底,所以得让马士英这个刑部尚书跟一把。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