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6章 擅权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乾虽也是去过岭南的,但他也只是按张超画的图,才知道这个诃陵在渤泥的南面,在黄金半岛的东南。反正距离大唐是非常遥远,虽然这岛上也有许多土著邦国,但反正是拿人家的地来封赏功臣,尤其这还是张超自己选的,承乾当然没意见。

  李绩的封地也换了,换到了张超在交州西北的赵国领的南面,位于马江之南,那里现在还是真腊人的地盘。封地倒是划的很大,直接给了六百里。

  但那块地方,高山,比张超的那块赵国领还差的多。起码张超那里还有好几条大河,李绩的这块新封地,全是大山。

  承乾对这个换封很高兴,他对李绩可没什么好印象。

  张超提出让李绩回来后担任兵部尚书,他本来很不满的。把李绩的封地从漠南换到真腊,很好。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封地很好,一个换到了李泰的伊丽河谷,一个换到了李治的碎叶河谷,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尤其是位于丝绸之路上,好地方,封地也大。

  马周的封地,则紧靠着张超家的大宛谷地,在康谷的那密河谷地。

  “有功则赏,这是我大唐立国之根本,很好,朕准了。”

  张超这次搞的封赏,有皆大欢喜之意。上千人授爵或加封,其它贵族们也或多或少增加了一点封地面积。

  对朝廷来说,反正封的都是中原四边,甚至直接封在别人家地盘上。不管是封国公还是封县侯,朝廷又不需要给这些贵族们俸禄。相反,每增加一块封地,诸侯们以后经营领地,产生的税赋,朝廷是要拿一半的。

  诸侯越多,封地越多,封地越多,朝廷疆土扩张越多,税收增收越多,怎么看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承乾也是一直支持张超鼓吹的殖民扩张论的。

  为汉家争夺更多生存空间,他很赞成这个说法,反正对大唐帝国来说,有害无利不是。

  “陛下,如今帝国实封世袭贵族和虚封终身贵族数量相当庞大,多达八千余。臣以为,现如今的议会上院议员资格评定制度不太适合,臣请求增设地方道一级贵族院。朝廷上院议员,则由每道中推选一些代表,这样朝廷上院议员数量控制在千人以内,比较合适。否则八千多上院议员,人太多,反而无法真正的议事了。”

  大唐如今封爵确实有滥封之嫌,完全是因为现在的爵位,朝廷不一用给俸禄,二来也不能荫封子孙入仕,所以朝廷完全无后顾之忧啊。功臣很轻松能获得实封爵,甚至功高还可以转封儿子。

  而多数高级官员,也能凭资历封一个虚封终身爵位,比如朝廷的宰相,若元爵都会直接虚封一个国公,朝廷的尚书,起码虚封个县侯,道一级的宣抚使、诸卫大将军,肯定虚封个县伯。

  贵族现在确实不算稀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