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细行(中)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七郎去会了账,几人离了酒楼,沿着江边向驿馆走去。

  此时华灯初上,江边到处都是人在乘凉,各色贩穿插其中,热闹非常。

  徐平看着这熟悉的景色心生感慨,久别的中原,自己终于回来了。

  要是京城好还是邕州好,徐平也没有答案,但他从来到这个世界,便是在开封附近长大,有一份别样的感情,那里好像就是自己的家乡一样。

  而全天下,还有比家乡更好的地方吗

  天上有月亮又圆又亮,高高地挂在头上,洒下银辉一样的光芒。月光下热闹处人们拖家带口,享受着这安宁的生活,僻静处不知是哪家儿女,相依相偎,窃窃私语。

  好久没见过这种场景了,徐平的心一下子就飞到了开封城里。

  不知不觉到了驿馆门口,高大全突然道:“咦,那里怎么有个人转来转去”

  众人一起看去,借着月光,只见驿馆门口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半新不旧的长衫,推磨一样在门口绕来绕去。手里不知拿着什么东西,口中自言自语。

  大家好奇,一起走上前去。高大全怕出意外,把手里的漆器交给孙七郎,自己走在前面,绷紧了神经。

  到门口不远,守门的驿卒看见,远远见礼,高声道:“徐官人,这位官人是要来拜见您,一直等到现在。”

  徐平应了一声,心中好奇,自己在襄州并没有什么相熟的人啊。

  那中年人听见驿卒的话,大喜望外,急步走了过来,被高大全拦住:“官人高姓找我家官人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中年人急忙拽了拽衣服。吸口气整好仪态,对高大全道:“在下胡全民,父亲秘书监致仕姓胡讳旦,奉父命,向徐官人投帖致意。”

  徐平出了口气,却是忘了。这里还住了胡旦这位已经被时光遗忘的状元郎。他被贬为襄州通判的时候,为父母服丧,丧除不久即双目失明,就此以秘书省少监致仕,后来升为秘书监致仕。此后一,m.直定居襄州,算算已经有不少年月了。

  高大全见徐平头,便接了胡全民的名帖,过来交给徐平。

  这名帖纸质粗劣,但却厚厚一大叠。徐平打开来,借着月光大致看得清楚。只见名帖里不但列了胡旦曾任过的高官,特别把“知制诰”用大字写了出来,还列了胡旦中状元的年月,连当时的试题都列了出来。更过份的是,里面竟然列了胡旦得意的几部大部头的书作,如汉春秋,连当时皇上的评论都列在里面。

  这哪里是拜人的名帖。分明就是生平简历吗

  同样是秘书监致仕,丁谓的名帖就简简单单。但谁见了他都得喊一声相公。这位前胡状元则是恨不得把生平得意事尽列其中,但再恭维也不过称他一声“胡大监”。这就是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气度了,丁谓的秘书监是一贬再贬,胡旦的秘书监则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