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1章 甲峒低头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道元年十一月底,乘交趾与大宋关系紧张,占城发兵北进。

  此时无论国力军力,与占城相比,交趾都居于绝对的上风,两国交兵多年,占城已经逐渐沦为了交趾君王树立威望的地方。但再是占有优势,也不能置之不理,交趾南部的兵马基本全被占城拖住了。

  与此同时,邕、钦、廉三州巡检冯伸己移防钦州,聚宾、横、象等八州兵马于钦、廉州,修整战船,做出欲渡海而攻的架势。

  钦州是大宋与交趾的主要交通线,也是之前历朝历代征伐交趾的主攻方向。陆上威胁苏茂州一线,海上则可乘季风达太平江口,沿太平江而上,就直到交趾京城升龙府城下。

  与徐平这里穿山过岭的几千邕州厢军相比,在交趾人眼里冯伸己的海上攻势更加致命,是必须要防住的。其东北部兵力全力防守苏茂州一线,中部则集结重兵于太平江口,其他军队沿着太平江层层布防。

  左分一点,右分一点,交趾本就不多的兵马显得紧张起来。

  此时甲峒因为徐平突袭谅州,到升龙府求援,李佛玛拼来拼去,也只能在西北几州拼出五千人,暂时到甲峒方向应急。就这五千人,还不是一下就能到位,怎么也得等上一个月。

  甲承贵这才急了,再次派亲信去升龙府,极言邕州徐平方向兵力强大,兵力数万人,骑兵数千。如果交趾不加强北方防务,谅州一旦失守。宋朝大军就可以倾力南下。升龙府也保不住。

  结果这次夸张得太厉害。整个大宋长江以南的地区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几万兵力,广南西路兵马过万还全靠徐平的蔗糖务钱粮支撑。李佛玛信了他的话就见鬼了,连带他先前说的邕州军情也起了怀疑,只是加派了两千地方土兵,从富良江以北的各州县凑起来,勉强打发甲承贵。

  出于谨慎,李佛玛又令驻升龙府的交趾主力分出来一万多人,前出富良江边。如果甲峒真出了意外,还可以挽回。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通讯设备,对各地情况的了解都是东听一耳朵西听一耳朵。徐平在左江道闹得再厉害,到了李脂玛面前,消息也只剩下了一年出多少银钱的白糖,勉强还知道行了括丁法,括丁法的具体内容还不清楚。

  每年一千多万贯的财富李佛玛眼红不已,但他知道两国边境山区难行,大宋在交趾眼里又实在是庞然大物。对蔗糖务的财富也只是流流口水而已。

  自己难以逾越的连绵大山,李佛玛怎么可能相信徐平可以来去自如邕州一共七千多兵力。右江道和邕州城分去两千,徐平满打满算手上五千兵力,考虑道路情况,进入交趾境内能有两三千人就不错了。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李佛玛认为自己做的准备已经足够充分。真被徐平不讲理地攻破甲峒,占了谅州,富良江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