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五章 通信协议_电脑附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如你想要一双适合你的脚的鞋子,鞋厂是无法知道你的脚多大的,所以只能测量很多人的脚之后,把最集中的尺码分成40号,41号,42号等等,但是如果你的脚偏肥或偏瘦,对不起,概不伺候。

  互联网改变了这个局面,人与人,人与厂商,可以低成本的实现连接,从而让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但是个性化的东西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这就需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的快速生产。

  这两只狼,逼迫着传统工业必须做一件事,一件工业社会最不爱做的事,就是快速、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

  这个时候,先得做点准备工作,就是工业首先要进化为,所谓工业,其实就是先把erp和mes等等信息系统彻底打通,让工厂原本的所有信息孤岛实现连通。这个时候,就从完全的自动化和部分的信息化,进入了完全的自动化和完全的信息化,也就是工业大圆满阶段。

  别小看这个过程,单就这一条,也许我们中国就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才能完成。

  好了,前面的都是现实问题,大圆满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科幻烧脑之旅了,我们终于要冲击工业了。这个过程中,中以及完全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要开始做一件事,就是结婚,生孩子。

  这个过程。德国叫工业,美国叫工业互联网。中国工信部称之为两化融合,物联网的脑残粉们把它叫做万物互联。

  这里要说明一下。所有的物,如果需要互联沟通时,就有一个问题,说什么语言?说英语、德语、还是四川话?

  通讯协议是什么,这个是一个关键问题。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不用现在互联网的通讯方式,也就是tcp/ip协议,这是个技术问题。

  简单的来说,互联网的通讯方式。速度还是太慢,精准度还是不够,安全性还是不好。而工业生产中,对于速度、精度和安全性的要求,要远远高于你下载一部电影的要求。

  所以万物互联,必须需要一个专门的通讯协议。

  这也是德国的工业,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的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这些时髦的名词背后的核心问题。大家在争这个通讯标准。

  美国的互联网世界第一,所以美国人希望从信息化层降维到自动化层;而德国的机械制造业最强,所以他更希望从自动化层升格到信息化层;中国嘛,制造业第一大国。互联网第二强国,所以两边都不想跟,打算自己搞个互联网+。也叫中国制造2025。

  大长老问杨林对工业怎么看,实际上是在问杨林。矩阵数码在物联网的通讯协议上是否有布局。

  这个问题很重要。

  之前我们说过,生产设备和管理信息系统也各自连接起来。并且设备和信息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