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9章 铁镇雾城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参股合作的买卖。

  正因为如此,佛山镇这两年才能这般迅速扩张,因为广州府全力支持,要地皮给地皮,甚至派兵驻防、巡逻,保证治安等。

  而各大豪强世家,那谁不是手眼通天,工匠、材料、运输等,各家都是出了力的,更别说,第一批订单,其实都是来自于内部的各个股东们。

  若是没有这么雄厚的背景,这佛山哪可能一下子就成为大唐南方的冶铁中心,就这样,侯君集都还经常有事没事在朝堂上眼药水呢,动不动跟皇帝说铁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如今岭南搞这么大个冶铁镇,这有隐患。

  还说佛山将大量宝贵的铁料加工成铁锅铁壶等各种铁器,然后卖给胡商,运出境外,这是大唐宝贵铁料的流失,应当出一个规定,禁止佛山铁器外销,甚至还提议干脆不许佛山打造铁器,只让冶炼铁料,然后把铁料运往长安洛阳,专门设立铁仓储存。

  当然,这样的提议并没有被皇帝采纳,不仅是因为佛山铁镇牵涉太多人利益,也是因为秦琅给皇帝上过奏表,里面用很详细的图表数据解释过,佛山铁镇的利与弊。

  佛山铁镇的建立,其实并没有导致国家战略物资铁料的流失和储备的减少,恰相反,大大促进了铁矿的开采和冶炼,铁器生产和销售,又培养了大批熟练的冶铁工人,为国家储备了大量优秀的工匠。

  更别说,佛山铁器外销同时,依然有大量内销,佛山铁业上游新建的各铁矿,也都是按照朝廷的矿课法,按比例向朝廷上缴铁料的,这些铁矿本就是进入了转运司的铁仓之中。

  结果就是佛山冶铁镇兴起,国家不用花钱,新增了大量熟练冶铁工匠,同时,铁料需求增加,促进了铁矿堪探开采,增加了矿课收入,朝廷铁仓增加了储备。

  谁也没吃亏,甚至佛山镇一年新增纳税赋百万贯,这可是非常实在的真金白银,更别说皇帝也在里面有一股,一样也能分红不少。而广州府和市舶司也一样有一股,同样能分润不少。

  有这么多好处在,侯君集说再多,其实也无法改变皇帝的心意的。

  利益所至,金石为开。

  从皇帝到重臣世家,再到地方豪强商贾,甚至是这广州的百姓小民,匠师工人,都很乐于看到这个新兴的铁镇。

  不仅是佛山各铁厂里的三万工人受益,还有无数上下游产业的人,如今也都依靠着佛山吃着饭呢,码头上的搬动工人,河里海里跑船运矿运铁运锅的,那些贩卖的商人,甚至是广州周边的农夫们,现在好多都给佛山这边种菜卖菜,而收益大增。

  如今岭南许多山里,都兴起了开矿热,那些部落领地里有矿的俚蛮僚蛮,纷纷摇身一变,成了矿东矿主矿老板,或跟汉人合伙开矿,或者直接卖矿,也有自己开矿的,反正都大赚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