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2章:具有时代意义的T-34坦克_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34坦克,因为装有一门毫米口径火炮,因此也称为T-34/76。

  该坦克战斗全重吨。

  乘员4人,发动机为B-2柴油机,功率500马力,最大公路行驶速度5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00千米。

  而且T-34坦克的整体性能非常好,具有良好的防护和越野机动性,火炮威力也比较大,其作战性能在当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更重要的,是其结构简单、机械可靠,便于大量制造和战损时的维修,这在战争时期是非常必要的。

  在后世,以T-34为原型,还衍生出可装备85毫米火炮的T-34/85。

  T-34/85型号坦克哪怕是后世其他战场上也能看见它的身影。

  因此,T-34坦克可以说是这个时代老大哥手中的一张大杀器。

  虽然在欧洲战场,德意志为了应对这种坦克也制造了相对应的火炮,但那毕竟是德意志,目前鬼子想要摧毁这种坦克,恐怕还是十分吃力的。

  因此这笔买卖对李云龙来说可是相当的划算。

  而且李云龙也知道,自从霜城一战之后,鬼子肯定已经做了终结,知道不能用步兵力量正面对抗李云龙。

  一旦真的要出兵,接下来必定会有着坦克和航空部队作为基础。

  在面对鬼子坦克部队时,李云龙手上的步兵往往要牺牲多名战士才能炸毁一辆坦克,这代价比例一直是李云龙的心病。

  霜城一战中,他手上仅有的六辆豆丁坦克也基本徘徊在了报废的边缘。

  失去这一张手牌,一旦鬼子再来一次大规模进攻,李云龙很容易陷入被动,这也是他为什么想要急切提高部队火力的原因之一。

  现在有了T-34坦克的图纸,只要他们最快速度的造出一批,再面对鬼子坦克部队时,他们也就有了正面对抗的筹码,更重要的是能起到一个威慑作用。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华夏不是没有反抗,而是反抗不了。

  除了清政府的腐败之外更大的原因是武器装备不如他们,只能被动挨打。

  鬼子为什么能够在华夏,在东北四处横行,也是这个原因。

  华夏步兵在战场上为什么一直吃败仗,原因就是鬼子的武器装备要比我们好太多。

  而且鬼子非常聪明,只要战场上形势一旦不对劲,他们就会派出坦克和轰炸机支援,从而使得战况发生转变。

  不过鬼子的坦克大多还是以豆丁坦克为主。

  但豆丁坦克有个最大的缺陷,那就是防御性能不行,如果集中火力,机枪都可以直接将它打穿。

  但这也只是理想情况下,战场上,又哪有这么长时间?

  因此对付坦克最好的办法要么是用反坦克炮,要么就是飞机大炮轰炸,但更好的还是用坦克对付坦克。

  这一点T-34无论是性能还是皮实程度上,都要碾压鬼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