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吐谷浑悲歌_欲海情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迟疑了很久,前方士兵一个个倒下去,他急了:为了减少伤亡,更好地研究出攻城方略,只有以退为进,先回去整顿好再来攻城!

  丹增转过身,命令几个万户长:“全军整队,迅速抢出伤兵!”

  紧接着又命令身边的一个千户长央金德吉:“你们掉头,消灭山上零散敌军!”

  切吉可汗知道,对面山上的慕容克莫罗德,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危矣!本来说好最好他们不出兵,因为山上不像城里有这么好的防御屏障,可是。。。。。。

  吐蕃遭到了吐谷浑军民强有力的抵抗,丹增发现对面山上有暗箭不断射来。滚木雷石火箭让他损失惨重,他迅速决定撤退:“万户长和各军营整队,准备包抄对面山头的小股敌军!”

  吐蕃骑兵离开了铁藜满地的城下,有了用武之地,迅速集结向对面发起猛攻!

  对面的吐谷浑人也发现了大股敌军来袭,吃了一惊!慕容克莫罗德命令三百多人:“把所有滚木雷石倾泻而下,飞速上马,向焉耆方向飞马撤离!”

  当吐蕃兵追到山下时,只见吐谷浑骑兵身后带起一阵烟尘,丹增见状命令:“三千人马追赶逃兵,其余撤回玛沁。

  吐蕃三千兵骑尾随而去!

  追赶的吐蕃军第二天终于在阿尔金山下活捉了慕容克莫罗德疲惫不堪,饥寒交迫的前锋尖兵。近三百人当场被砍杀!首级被吐蕃人用麻绳串起,五六个用牛皮裹住,拴在马鞍后,带回请功去了!

  慕容克莫罗德和另外两小队骑兵向格尔木和玛沁方向逃去。。。。。。

  吐蕃军见攻城无果,又没有带足粮草,只好回驰往大本营。

  这时的吐谷浑已经几近亡国,这里有很多历史原因:首先它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民族,居无定所,靠转场,养牛羊、马匹等过活,没有精致的生活用品和奢侈品,这就决定了它靠袭扰唐朝边境补充生活的动机,这种袭扰,又势必会遭致唐军的报复。

  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很好地表达了当时吐谷浑可汗被唐军所俘的情景。“——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所以后来可汗被唐军擒获,降唐。大唐考虑到吐谷浑王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吐蕃北上东侵的天然屏障,如果设立都护府,另派总兵,不见得能够得到当地军民的拥护,难免产生摩擦,大量驻军的可能性很小,也不想牵扯太大精力,故而,又让吐谷浑可汗复位,从此吐谷浑沦为大唐属国。

  沦为大唐属国的吐谷浑却时常在大唐和吐蕃间摇摆,尽管弘化公主的远嫁带来了西北高原的和平,吐谷浑人也开始疯狂地迷恋大唐文化,但真正内敛的文化精髓吐谷浑并没有学到。加上吐蕃在和亲第二年的突袭,让吐谷浑受到了一定的挫败,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