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2章 让你们见识见识满饷明军!_我在综武当神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筹措粮饷也是需要技巧的。

  不是说你有钱,有一座金山,就能买到粮草,尤其是在开战的时候。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话绝对不是空话,而是最正统的兵法韬略。

  打仗,不仅在于将军的指挥,士卒的悍勇,还在于百姓的支持,在于手中掌握的物资,以及各种运输通道。

  李寻欢做的就是后两件事。

  一、找寻购买物资的渠道。

  二、保证运送粮饷的通道畅通。

  事实上,常茂这些年辛苦经营,肃州卫储存了巨量物资,能够支撑大军长久作战,但这不代表不需要购买。

  朱标要利用这一战,为边军找到最方便的渠道和最畅通的运输通道。

  从西域小国就近购买,损耗小、运输方便、价格便宜,最关键的是,能增强大明对西域的掌控,西域前前后后混乱上千年,早就有了厌战情绪。

  此战过后,大明效仿大唐,在此建立安西都护府和焉耆都护府,再以“天可汗”的名义调解纷争,减少混乱,再加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巨量财富……

  就算某些小国有心反叛,百姓肯定不会同意,此事需要付出无数心血,却能换来边塞数百年和平,创建惠及千年的通商道路,甚至能统一西域。

  这绝对是开创性的丰功伟绩。

  还有一桩好处,就是以此形成对吐蕃的反包围,间接影响吐蕃局势。

  吐蕃由于地理环境优势,不能用常规的方式打过去,对吐蕃的战略,已经布局七八年,间接影响很多人。

  比如鸠摩智。

  鸠摩智在中原的武道奇遇,结交的王公贵族,偶尔遭受的敲打,还有间歇性的佛法顿悟,并非都是天运。

  越像是偶然,就越可能是算计。

  这些事情,沈炼自是不知,沈炼忙着购买粮草,完成“提携计划”。

  李寻欢标注的势力,都是对大明表达友好和尊崇的势力,给他们黄金,给他们丝绸瓷器茶叶食盐,让他们能够变得更强,给别的势力做出表率。

  做生意这种事,沈家人最擅长。

  沈炼虽然从不参与家族生意,但靠着沈家在西域的商队,还有应顺天留下的巨量黄金,很快筹措大批粮草。

  部份黄金被送到铸剑城,让铸剑城的工匠重铸,铸造成方便携带的元宝、金条,或者是金钗、手镯等饰品。

  一方面关照铸剑城,让铸剑城快速走出衰颓,给他们找到新的商路。

  一方面把黄金处理干净,这么多金子堆在仓库,早晚会生出问题,金砖元宝运回金陵,余下的犒赏三军。

  明明是多线并行,却在沈炼精准的调度下齐头并进,绝无半分滞涩。

  一方面沈炼的能力确实很强。

  一方面是大明的赫赫声威,是李寻欢辛苦操劳,是柳长街两年卧底。

  打仗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群策群力,多多益善,才是王道。

  沈炼和李寻欢忙的热火朝天,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