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一章 为民减负_家父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建时代,对普通百姓压迫最重的其实不是税收,而是徭役。

  所谓的徭役,就是征集百姓无偿为国家干活。

  如大一统的秦王朝,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多项浩大的工程,动用的人力极为庞大。

  修筑长城,征用了四十余万的"徒隶",修筑阿房宫、丽山宫,"发徒刑者七十馀万人"。

  其余如修"直道"、"驰道"等等,征发上万"刑徒"也是常有的事。

  汉代吸取秦亡的教训,便采取轻徭薄赋的统治策略,尤其是“文景之治”时,简直是底层百姓最好的时光。臣民百姓对大汉念念不忘,也是有缘由的。

  至于后来的隋唐,要论强盛,隋朝亦不遑多让。

  可它役使民力过重,短命而亡亦不可惜。

  到了明朝,朱元章制定徭役政策时,会尽可能的减轻底层百姓的负担。

  然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建金陵城、紫禁城、中都以及各地的王府,还是征发了许多徭役。

  以及数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负责运送粮草、器械的民夫,都是征发徭役召集来的。

  这些人不仅没有报酬可拿,还要自带干粮,比后世996的打工人还惨,一个不慎便是家破人亡。

  对具有现代人思想的朱樉而言,对这种制度真的是深恶痛绝。

  当太子时不敢动这项政策,如今却到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时候了。

  “趁着修河堤,朕打算调整一下徭役政策,第一,服役之人,无须自带干粮,一切伙食皆由朝廷提供。第二,服役之人,每人每天得铜钱十文。”

  朱樉说完,户部尚书傅友文道:“陛下,元顺帝修黄河时,征发徭役十五万,并派出两万官兵监管。若此刻的黄河,真如魏国公奏疏中所言,召集十万民夫足矣。一人一天十文,十万人一天需要拨付纹银千两。若按半年工期算,便需要纹银十八万两。”

  户部右侍郎郭姿补充,“徭役有钱拿,若士卒没有,只怕会心生怨恨!”

  兵部尚书铁铉道:“也按一人一天十文算吧!”

  朱樉笑道:“那是自然,不过十文一天,着实太少,不能算做工钱,只能叫补贴。所有士卒、民夫,一律按这个标准来!”

  众大臣闻言,心中默默算了下,以朝廷此刻的财政状况,只是多拿二十余万两银子,并不是太大的负担。

  这些人担心的是以后,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次修河不需百姓自带干粮,亦有补贴可拿,服役的百姓自然要念朝廷的好。

  可下次要不按这个标准来,百姓们可就要骂娘了。

  更让人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服役有补贴拿,很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况是,下面的官吏虚报服役人数,贪污朝廷发下的粮食、银子。

  然事情还未发生,且瞧着朱樉还挺高兴,大臣们谁都不提。

  不料朱樉已然想到这些,冲一旁的曹锦道:“曹

  请收藏:https://m.aw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