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朝鲜有变_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从战国时代就开始对各地土著进行“编户齐民”,争取将所有人纳入到子统治之中。

  而中华对西南,包括贵州、云南等地的稳固统治,也开始于明代的“改土归流”之策。

  所谓编户齐民,开始于春秋战国之时。

  西周的分封实行的乃是夏君夷民之策。

  西周时代是一个上下阶层森严的封建社会,从诸侯、贵族、士大夫、国人、奴隶、野人,等级上下阶层十分森严。

  野人便是不被纳入统治之人,可以类比于“土著”——如果摊开西周时代的地图,按照实际统治范围进行标注的话。

  整个中原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地盘并不被诸夏诸侯们统治。

  他们的统治范围是依托城池,呈星星点点状,在野外的大量范围内,还是大量的土著部落。

  这便是所谓的“夏君夷民”。

  这种情况一直到在平王东迁之后产生重大的转折。

  春秋战国征战连年,各诸侯国兼并不断,诸侯为了增强国力,开始设置户籍制度,主要为有效掌控人力资源,举凡男女老少悉要登录在册叫做“编户“。

  旧宗法制度下的“族长主管制“中土地与人民悉为该宗族财产所有的,而“编户齐民“将他们从森严阶级制度中重新解构、洗牌。

  而贵族没落后“采邑归公“,列国勤于控制户口、扩大征兵,于是整顿行政区域,商鞅乃有“集小乡邑聚为县“之改革,强化行政机构以便于管理,原有贵族的权利被打散。

  秦汉之后提升到另一阶段,西汉政府正式编入户籍的地主、自耕农、佣工、雇农等,进行赋税制度后,中央能直接或间接干涉地方(封国),县制社会渐趋普及,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式从古典诸侯国的封建城邦转化成郡县制的集中社会。

  两汉对百姓的管理,由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的编户制度。

  为保证赋役制度的实行,汉代政府实行极严密的户籍制度。

  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居延西道里徐宗,年50,妻1人。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宅一区值3000。田50亩值5000。用牛2值5000。“

  如此一来。

  便没有了所谓的国人、野人之分。

  在战国时代“整体战”思想的席卷之下,所有的人口都被纳入到了统治体系之中。

  将林鸣鹤的奏折交给另外一边的彭浚。

  彭浚看了之后也不由得赞叹道:“若如如金山总督所言,新大陆土著与汉人长相差异不大,而且社会结构也非常的松散,其文明程度一如上古,将其编户齐民,纳入统治的可行性倒是很大!”

  朱道桦也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倒是可以争取苏族、阿族这两个大的土著部落联盟,去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