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6章 失去特权,失去一切。_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哥!这朱家不要咱们做他们的官,咱也不稀罕,你不考,弟弟也不考了,我们就回乡种地算了。”

  啪!

  李忠义还没说完呢。

  李忠仁的巴掌就已经打在了他的脸上。

  “说什么混账话!为兄不能考,是因为为兄年纪大了不能去考,你才二十,为什么不去考?不但要考,还一定要考中!为兄在狱中和不少狱友谈论过,这每个省的第一次秀才考试,都是最容易中的,之后可就难了!咱们大桥镇上,就我们李家一家读书人,考中秀才了,很大概率这大桥镇的镇长就是你的了!考!一定要考!”

  其实李忠义也不是打算弃考。

  就在几天前。

  四川当地有人撺掇着要上请愿书。

  这次不是和上次一样,说要废新学了。

  而是【四川士子请开科举请愿书】。

  这是跪求皇帝老子赶紧来开科举吧。

  再不开科举。

  这四川的官,都要外地人来干了。

  这些外地人来四川当官,那肯定就不会顾忌四川人的想法,肯定是能捞就捞的。

  再加上这三十岁就不能考的政策传来。

  那些都快三十的读书人都坐不住了。

  急得着急上火。

  纷纷在上面署名了。

  成都这里也有不少从上海、广州来的新学“大家”。

  开办了不少“新学科举突击训练班”。

  不少老士子们都打算临时抱佛教,趁着三十岁之前搏一把。

  李忠义也不例外。

  大桥镇现在就是几个胥吏在管着,等他当上大桥镇唯一的秀才。

  那他就肯定是镇长。

  到那时候

  李家这几年散出去的财货土地,全部都能捞回来!

  李家兄弟和杜如松分道扬镳了。

  杜如松要去广州投奔他的君子哥哥。

  而李家兄弟。

  就得回乡了。

  李忠仁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老家的。

  虽然他教训弟弟,说的是头头是道。

  但是要说他自己也是想开了的

  那存粹就是蒙人。

  怎么可能就这么想得开呢。

  二十七年啊。

  寒窗苦读。

  三九天,三伏天,寒冬腊月,苦读不辍。

  四川这地方,虽然号称是天府之国。

  但四川之富,独富成都。

  天府之国。

  从来都是成都平原,而不是四川周围的山卡拉。

  比如说李忠仁的老家大桥镇。

  就是位于成都平原边边上的山里面的小镇。

  这样的乡镇。

  根据地方志的记载。

  在历史上,自明朝到清朝,再到现在的明朝。

  拢共,才出过17名秀才——包括李忠仁。

  这几百年的时间才出17名秀才。

  这可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所以。

  在十年前。

  当他李宗仁高中秀才回乡的时候。

  那也是高头大马,披红挂彩,游街串巷,风光无限。

  而大桥镇李家,也正式晋升为士绅之家。

  在大桥镇,也不是没有田产比李家更多的大户。

  但是。

  大户和士绅时不同的。

  大户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