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章 光复大帝的怒,辽东蚕食。_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光复大帝的怒,辽东蚕食。

  六月暖风抚摸着大江两岸。

  发源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从长江口一路吹到了应天府中都城。

  带来了充沛的降雨的同时,也向中华大地预示了炎炎夏日的前奏。

  这座大明朝的首善之都变得愈发的繁华了。

  两江、江西这连片的水网密布的区域。

  本应是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如今大部分的田地都被改成了资本化经营的农场。

  由于江南的纺织厂对于原材料强烈需求。

  这些农田通常都已经成为了桑叶、棉花、豆间作的农田。

  一年内。

  桑种一年,棉花和豆分别种一季轮作,冬季再把田地翻开,棉豆轮作的区域插上桑枝,原来种桑的区域再进行轮作。

  在大规模的雇佣制农场的出现的前提下。

  许多本来在农村的人口开始向一些大城市涌入。

  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开始出现,而涌入城市的人口也为工业化带来了几乎是取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

  在这样的大工业生产模式下。

  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至少现在在家里纺布已经是个亏本的营生了。

  人力纺车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远不如现在出现在市场上的广东、两江棉布更加的便宜,质量还差。

  与此同时。

  大明独占的南洋市场,也为广东和两江的棉纺织业托底。

  大明已经走上了一条在蒸汽机的带动下的工业化快车道。

  对于此时的大明皇帝朱道桦而言。

  中原战场的战况,和印度市场问题,几乎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今天在内阁,皇帝陛下就罕见的发了脾气。

  “怎么回事?孙士毅去了巴淡岛快三个月了,怎么还没有动静?”

  这段时间。

  内阁几乎每天都派遣快船南下,催促硬度诸侯联军进军。

  因为这几个月来。

  前往印度的航线几乎中断了。

  极大的影响到了大明的出口经济。

  不只是棉布,包括了茶叶、丝绸、瓷器、蒜药这几个大明出口的拳头产品现在也产生了库存积压,由于现在活跃在印度洋上的私掠战争,各国的商船都不太敢经过危险的孟加拉湾。

  而催促孙士毅尽快起兵前往印度的信件也是一封跟着一封。

  但是孙士毅始终顿兵马六甲,以“军械不足”、“筹集军费”为理由拖延。

  让脾气一向非常好的光复皇帝也发了火了。

  内阁的两名丞相也是眉头紧锁。

  这外藩在外,行动确实是有些难以控制。

  而且大元帅府定下的日期是要在八月之前在孟加拉区域建立据点。

  根据军令,孙士毅倒也没有违令。

  但当初大元帅府给出这么宽松的条件的原因是因为考虑到远在万里作战,给足了前线的自由度。

  但谁能想到。

  这孙士毅到了海峡总督府就踌躇不前,始终没有向印度踏出一步呢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