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章 为什么要帮?_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为什么要帮?

  于丽和韩晓康的前身。

  从高级小学时期开始,就已经是同学了。

  在这个时代,小学1到4年级被称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则是5,6年级。

  生产队的小孩们能够念完初小的都不错了,能升到高小的最大也就剩一小半。

  尤其是地处偏远一点的生产队,很少会有小孩会跑到区上去念完高级小学的。

  而能上初中的人,则已经不多见。

  一般来说,拥有初中文凭的人去参军、去区上招工,都能占很大的优势。

  而能上高中的,那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要是能够考入高级职业学校,在他上学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相当于是准职工了。

  那些成绩优异好的职高学生,不仅能够免除学杂费,而且毕业之后还会包分配。

  而眼前这位于丽,她和她弟弟于强,俩姐弟在家境特别贫寒的情况下,还一直坚持读书。

  直到于丽和韩晓康的原身,一起念完了高级小学。

  等到她升入初一的时候。

  于丽家实在是扛不住了,这才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家里面干活。

  这两姐弟上学,很艰难。

  于丽于强她们早上出去上学,都是把鞋放在书包里的,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晴空万里。

  两姐弟都会把破破烂烂的布鞋,放在书包里,然后打着赤脚走上10来里地,到区街道上的“振兴高级小学”里去上学。

  他们只有到了学校门口的时候,才会找个水塘洗洗脚。

  然后拿出布鞋来穿上。

  不仅如此,

  这两姐弟出发去上学的时候,是从来不带粮食的。

  连一个蒸饭用的搪瓷缸子,她家都买不起

  他们只会拿着一个自制的竹筒,然后在上学途中一路寻找。

  有些时候,沿途的生产队社员们挖完了红薯,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被挖烂。

  或者是没长在土堆里、长歪了的,那种被遗漏了的红薯。

  两姐弟就是靠着红薯上面发出来的一点嫩芽,然后一路上刨土找红薯。

  如果刨到了红薯。

  中午他们在学校里,就可以花上1分钱,请食堂食堂帮忙蒸熟。

  这样一来,他们就算是有中午饭吃了。

  如果运气不好,在去上学的路上没找到烂红薯。

  于丽两姐弟就会饿上一整天念书。

  实在是扛不住了,他们会去食堂的水缸里面舀上一竹桶水、靠着喝凉水充饥

  但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两姐弟也是在咬牙坚持。

  更重要的是:韩晓康根据继承而来的记忆,有好几回,于丽甚至还把她辛辛苦苦找到的半颗红薯,让给了当时也是饱一顿饿一顿的自己!

  这份情,那就欠大了!

  如果一个人的兜里有1元钱,掏出2毛钱去帮助别人。

  那是大方、是善良。

  但假如他兜里,本来就只有2毛的救命钱,却全部给了别人?

  这就是一种境界了。

  善良的人,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