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3章 开车谁不会_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边唱。

  王师傅一边越过他刚才已经喝过了的、第一位敬酒的姑娘身子,来到第二位举着牛角的姑娘面前。

  伸手接过来她的牛角,又是个一饮而尽。

  “哥哥哥哥还有我,妹妹我最小,可我对你的爱意最多,你喝了姐姐的酒,难道就忘了小妹妹我的闺楼?”

  “忘不了忘不了,妹妹你就像山里的百灵鸟,甜美的歌声总在我梦里萦绕

  喝下妹妹敬的酒,暖暖的爱意在心头,今天哥哥是寨子里最优秀的勇士,我要把我对妹妹的爱说出口”

  亦步亦趋,跟在王师傅后面看热闹的韩晓康听到这里,忍不住好笑:这些都是啥《祝酒歌》啊?

  通常来说,进寨子喝《拦门酒》,人家是非常有讲究的。

  要是祭出最高礼仪的话,拦门酒一共有12道。

  首先扑面而来的,便是“恭喜酒”,接下来第二道是“善良酒”,还有什么“勤劳酒”、“勇敢酒”之类的

  如果是新娘子结婚,摆的拦门酒,那相对来说就比较随意一些。

  但也不至于随意到刚才这个样子。

  在这个时代的很多规矩,很多人文风貌,和后世都有很大差异。

  但差异再大,也不至于荒唐到什么闺楼、什么小手手上面。

  看来,这个把山寨那套规矩搬到这里来用的简陋落脚之地,好像有点不是那么正经

  王师傅像走过场般的喝了三角酒,随后便率先一头扎进茅草为顶、圆木和竹子捆绑而成的吊脚楼中。

  韩晓康和助手小马紧随其后。

  在这座吊脚楼里。

  一进门,就是一间相当于客厅的屋子,中间有用石头和泥巴糊成的火塘。

  里面碳火通红,架子上的吊锅中咕噜噜的炖着腊肉、竹笋。

  似乎还有个头很小的土豆在里面翻滚。

  很香,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王师傅,你可好久都没来我们这里了,我还以为你提干了、不再摸方向盘了呢!”

  那位先前迎出来的、大约有30来岁的,穿着很有民族特色服装的‘阿噜’进门。

  随后蹲在火塘边,开始动手拾掇今天晚上的饭食。

  一边忙活,阿噜一边说笑吟吟说道,“王师傅,你可知道嘛,这阵子我们心里面一想到你提干了,以后就不用在路上餐风露宿。

  我们这心里呀,一面替你感到高兴,因为又有点空空落落的哎,就像白云带走了家雀的心,再也不能快活的叽叽喳喳了一样。”

  王师傅嘿嘿一笑,“提干?哪有那么容易!

  我又没有值得骄傲的资历,也没过硬的靠山,还舍不得送钱送礼,那我这辈子只能靠着死熬,熬死那些

  咦,右朵阿噜,我们扯这些干啥?今锅腊肉炖土豆,是给我们准备的吗?”

  好像他们这个族的人,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姑娘,是不能叫大姐的。

  而是以阿噜来替代。

  从王师傅和眼前这位算不上多漂亮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