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奸商崇祯_史上最强猎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秦浩和崇祯的‘友好协商’下,崇祯答应,公孙瓒保住了,秦浩的心里也算是放下了一块大石。

  只是保住公孙瓒,远不是崇祯点个头这么简单的,还需要面对群臣的反对。

  不到一天的时间,崇祯收到的奏疏便堆满了足足十几个大筐,全都是要求严惩公孙瓒和孙承宗的,用词之激烈,所言之夸张,仿佛这俩是开明以来第一奸臣一般。

  还没等他们串联起来商量出个对策,他们惊愣的收到了第二封急报,孙承宗直接当了兵部尚书,把人已经添上了,而公孙瓒也已完全接手辽东防务,成为了辽东地区实际上的第一长官。

  他们甚至屁都没有干,那边儿就已经尘埃落定了,前任的兵部尚书当场就抽了,孙承宗成了兵部尚书,自己算什么?

  这时候傻子也看的出来这是皇上的意思了,这是摆明了要保人啊,虽然崇祯这一举动实在不太像他的性格,但尘埃落定,已经没有办法了。

  群臣这时候不但不怕,反而齐齐上书,调转了枪口开始朝崇祯本人杀去,大明朝从来都有跟皇帝对着干的优良传统,不仅是京城,两京十三省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在弹劾,用词之锋利看得秦浩啧啧称奇,仿佛崇祯若是不改变心意,就成了桀纣在世一样。

  这个结果是在众人意料之中的,当然不是这些官员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实在是这里面有一个国本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乃是实打实的原则问题。

  明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官政权,所谓文官政权,顾名思义就是由文官掌握绝对权力,武官狗都不如,中央掌握绝对权力,地方屁也不是。

  自土木堡事变勋贵们实力大减之后,武人就一直是被文官压制的对象,这帮文官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啥都可以管,管好了全是我的功劳,管不好全是你们武官的责任,三百年来明朝从无武将造反,这一制度功不可没。

  现在公孙瓒的做法就已经突破他们的底线了,我们这些大老爷还啥都不知道呢,你那边就敢杀三百多人?你还把我们放在眼里么?你还把我们整个文官集团看在眼里么?

  你这是在置内阁于何地?置满朝文武于何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辽东问题,而是时隔一百五十年,再次掀起的文武之争了。

  众文臣空前的团结了起来,什么阉党东林党,在文武之争面前统统一致对外,奏疏是一封接着一封的往上递,今天你留中不批,明天我接着递,内阁也不干别的了,全心全意的喷崇祯,你要是不给我们一个满意的交代,你就休想干得了任何的事儿!

  这一招他们已经用过无数遍了,可以说屡试不爽,你今天不批早晚也得批,皇帝再牛逼也得有人来帮你治理国家不是?

  而文官系统一旦拧成一股绳,这股力量是很可怕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