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六章 军官承包制_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八年四月初五。

  南京龙江关码头,到处都是扛着箱子、蒲包的码头搬用工,长江上也有数十艘“万石大沙船”,都停靠在这里准备接受码头上的那些“货物”。

  这些货物可不是普通商品,而是武器等军需物资。

  而在码头的一处高楼上,朱大昏君正和几个青年、中年人闲聊着什么,脸上的喜色自是掩饰不住了。

  这几个大人物中,除了陇西侯爵、陆军上将牛冠外,还有内阁首辅温体仁、户部尚书泉国公郑芝龙及兄弟三人、北洋大臣兼崇明男爵沈廷扬。

  “诸位爱卿,我大明军工突飞猛进啊!”

  “嘿嘿,那还不是陛下英明睿智嘛!”温体仁连忙一记马屁奉上,然后搓着双手,笑眯眯道:

  “只是,臣有一事不明,请陛下明示!”

  “呵呵!”朱大昏君心情大好,虽然今天他是来送牛冠北上的,将目光从码头收回道:“温卿但说无妨!”

  “陛下。”温体仁看着码头,不解道:

  “朝廷不是有兵部,为什么要让军官们承包武器的采购、士卒的训练,这样不会造成军官们的权力过大,造成朝廷和陛下的权威下移吗?”

  朱大昏君瞥了一眼这个忠心耿耿的文官之首,笑道:

  “因为只有基层军官们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武器,需要什么样的士兵,至于权威下移什么的,朕是不怕的!”

  呵呵,历史上打败欧洲军神拿破仑的威灵顿的军官都是靠纳捐得来的。

  甚至鼎鼎有名的龙虾兵都是靠贵族出身子弟买的军官和承包组建的。

  所以朱大昏君就照抄了人家的套路,毕竟这条道路是人家走出来证明没有错的,他也就懒得再创造了。

  也别跟朱大昏君说什么大明的国情跟大英帝国不同,他不是那种没脑子的蠢货!

  温体仁虽然不懂,但还是谄媚地拱手道:

  “臣受教了,陛下真是太英明了!”

  朱大昏君转身对着郑芝龙和沈廷扬道:

  “你们两家的军工厂现在的产能怎么样了?”

  郑芝龙是国舅爷,当然先开口了,他略微斟酌下道:

  “陛下,臣在泉州的郑氏军工厂现在每个月都能生产2000支燧发长枪,500支碎发转轮手枪,100门各型火炮,这得益于陛下在军中和皇家财团推行的新计量单位和组装生产。”

  沈廷扬看到郑芝龙说完了,也是谄媚一笑道:

  “陛下,臣的军工厂比不是泉国公的,大概是这个产量的三分之一。”

  朱大昏君心里默默算了一下,光是自己财团控制的军工厂和郑沈两家的军工厂的产能,一个月差不多就是5000多支燧发枪,300门大炮,能够生产12磅以上大炮的只有自己和郑家,每个月30门……

  而且如今的大明可不仅仅这三家军工厂,月产200支碎发长枪的工厂就多达20多家,而且还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